弘扬佛教道德文化 深化爱国爱教精神
作者: 释广仁 来源: 淮北市佛教协会 发表于:2012-07-11 10:40:10 点击:

“六五”普法学习心得

淮北市佛教协会副会长 释广仁
 
和谐世界从心开始,是第一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主题关键词,表示了佛教重视人心、人性、人情的人文关怀,从心出发,以人为本,众缘和合,则体现了佛教的道德文化内涵。哲学家雅斯贝尔斯(1883~1969)曾说:“虽然佛教离我们今日甚远,但我们切不可忘记,我们都是人,所要解决的都是人类生存这一问题。佛陀在此已经发现了这一问题的伟大的解决方法,并已付诸实践。因此我们应做的是,依据自己的力量尽可能多地去认识、去理解他。”时下社会经济在转型,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被打破,社会道德秩序被动摇,出现了很多进步之痛。如2011年10月发生在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,极端的表露出人们的价值观已没有人情、人心、人性的价值观可言了,只有见死不救,熟视无睹,事不关己,高高挂起,保守自安的消极心态。再例如2011年11月甘肃校车车祸事故,也是发生在孩子们的身上,究其车祸缘由,亦是校园管理不健全,致使上下领导没有监管履职到位;缺乏公共道德安全意识,故在利益的最大化驱使下,拿幼小无辜的生命作为资本,以致将仅能核载9人的校车,改装超载为64人,酿成校车于货车相撞的悲剧。以此来看道德的滑坡以恶化到道德危机,伦理的纲常以被冷漠麻痹所腐蚀。弘扬佛教的道德文化,深化爱国爱教精神,已成为佛弟子爱国爱教的急切愿力和行动。让我们的呼声和佛法的智慧来启迪蒙昧的心灵,远离世间颠倒,消除人心恐惧。
佛教的道德文化的提出,立意在于将佛法于我们的社会与人生生存相结合,佛法,活法也,学以致用,可以指导人心,改善道德扭曲。真正理解佛法的根本精神“此有故必有,此生故彼生”的因缘观,构成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的生命观,建立同体大悲,无缘大慈的爱国爱教情怀。
如何深化提升宗教界爱国爱教精神?将以佛教道德文化的三个层次来讨论,佛教的道德文化,其一就是围绕着身心不二依正同体,来说明佛教道德的普遍性规律,认清身心于世界的关系,从小我、自我转变为大我、无我的生命观,释放人本能具有的无量悲心愿力。在明确和认识了佛教道德文化的基本规律,还要做到几个范畴,也就是佛教讲的由多闻而善思,由正解而正行,才能净化身心,提升道德,觉悟真理,趋向解脱。佛教的道德范畴,离不开人心本性,佛法讲觉、正、净。如何能做到觉正净?当以信仰为基,做到自律自净。最终则要回归到佛法落脚处,践行菩萨道,发悲愿,觉有情,走入社会人间,分享法喜,欢喜布施广植福田
身心不二,依正同体
佛教本身是没有国界的,但是佛陀及佛弟子都有自己的国籍,爱国同样成为每个国家人民的天赋使命。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大德高僧们,如弘一法师倡导“念佛不忘救国,生于兹安于兹” 的爱国教言,佛陀曾开示教导弟子 “众生平等、依正不二”皆是强调我们的民族不同,却有人的共同属性,有感情有苦乐。依佛法而言内在个体的身心是不二的,外在客观的世界是由业力所感招的,都有内在的因果必然性。人是无法完成独立的生活,必仗国家的安定,民族的团结,社会的稳定,才有空间和条件发展经济,繁荣文化。
佛教文化中的身心不二,依正同体理念,说明了一个普遍性的道德规律。身心不二的思想,在心理学中有讲到身心灵一体,佛教的唯识学中也提到心意识的理论,这种多层次的身心认知,在印度原始佛教中倡导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,破除祭祀万能的宗教迷信,否定壁垒森严的种姓制度,形成了一场印度的“宗教改革”运动,完成了印度文明的自我更新。在中国,通过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长达七百年的“佛教时代”,印度文明与中国文明深度交融而形成“儒释道合流”的崭新文明形态,并对东亚各国产生了深刻影响。在东南亚,佛教被多数国家接受为全民信仰,成为自身文化传统的主要载体。佛教的身心不二及依正同体的文化,同伟大的亚洲文明融为一体,对亚洲文明的进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。认清身心于世界的关系,从小我、自我转变为大我、无我的生命观,才释放人们本能具有的无量悲心愿力。
信仰为基,自律自净
信仰在不同文化下有着不同层次观念,但都出于人对人生宇宙真理的向往和追求。毛主席一生的信仰是“为人民服务,解放全人类”,释迦摩尼佛四十九的说法的信仰同样是“度尽苦难众生,解脱生死烦恼”可以说伟人的信仰方式不同,却有着共同目标,就是升华人格,净化心灵,成就生命价值。
佛教的道德文化,必须以信仰为基,无信犹如漏器,法不能入心。在中观学中,龙树菩萨开示到“若信戒无基,忆想取一空,是邪空”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佛法的道德文化,必须符合佛法的修学规律,以自律自净为方式,应做到亲近善知识,听闻正法,更以大悲心作利他事,以广集一切功德,回向虚空法界。故菩萨证悟以前,要有长时间的渐修。
在佛教的道德文化信仰下,佛教具有这一种名族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,与历史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。佛教寺院在历史上具有学术机构、教育场所、慈善机构、图书馆和文化中心等多重角色,佛教经典得到精心的翻译和保存,其学术思想得到充分的交流和传播,僧侣成为知识与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。当社会陷入战乱或动荡时,寺院还为广大民众提供衣食的庇护和信仰上的依靠。近代以来,佛教还成为亚洲各国抵制西方殖民主义、实现民族独立解放的重要精神支柱。
肇始于近代西方文明并扩展至全球的现代化进程,是人类社会亘古未有的巨大变革,在物质文明上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、社会价值和个人精神等诸多层面的严峻危机。“世界观察机构”发出警告:“随着世界进入21世纪,国际社会要么团结起来共同扭转危机,要么陷入环境恶化和社会解体的恶性循环。佛教的道德文化信仰,需要我们来关注,自觉自律才有文化的主导性,给世界人们往内心世界了解、观照,自醒的过程。
 
 
TAGS:
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
用户名: 密码:
验证码: 匿名发表